科室简介
发展历程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于1990年率先成立山西省第一个风湿免疫科,科室是风湿免疫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工作站。1995参与创办《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后牵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山西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山西分会。1999年被授予“山西省特色学科”,2000年被授予“山西省科技创新科室”,2012年被授予“山西省重点学科”,2012年被授予“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18年被授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成立“风湿病规范化治疗培训基地”及“山西省风湿免疫科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部”,2017年获批“中国风湿病医联体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同年在省内率先成立“中国风湿病医联体联盟山西区域联盟”。
2018年被授予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2019年获评山西省科技厅“山西风湿临床研究培育中心”,2020年获评山西省“四个一批”科技创新计划“山西风湿免疫省级重点培育实验室”,2021年获评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风湿免疫微生态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成为山西省风湿免疫精准医疗工程研究中心。
科室多年荣列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风湿免疫学科第12至20名,是山西省专科排名最靠前的临床科室。2022年度获得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风湿免疫专业榜全国第九名(山西省第一名),2022年在SCI中国风湿科研究总影响力科室排名中跃居全国第七名。
本学科在王来远教授、李小峰教授、王彩虹教授历任科主任和全体风湿科同道的接力奋斗下,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风湿免疫科室之一,拥有国内第一流的风湿免疫专科实验室。目前科室有5个临床亚专业,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及风湿罕见病专业、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免疫吸附专业、脊柱关节病专业、干燥综合征和血管炎及风湿疑难重症专业、痛风专业。各专业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医疗水平,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风湿免疫科团队一直在创新中发展,从周期联合、免疫调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新途径被全国专家誉为 “山西特色”的治疗体系 ,继续全国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预测药物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精准治疗。开展了淋巴细胞 T 亚群、CD4+T亚群绝对计数检测、淋巴细胞精细亚群Treg分型及Tfh细胞检测,提出了免疫调节而不是免疫抑制的新理念及免疫平衡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新理念,通过监测免疫功能,利用免疫调节理念,重建免疫稳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从免疫抑制治疗时期,患者死亡率为2.5%,到免疫调节治疗后,目前患者死亡率降为0.3%。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是科技创新的佼佼者,自2023年以来,科室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排行榜STEM始终位居山西省第一,且不断创新高。从免疫抑制到免疫调节的创新理念,科室在美国风湿病学年会(ACR)、欧洲风湿病学年会(EULAR)、亚太风湿病协会大会(APLAR),发言37篇、壁报交流105篇,在国际上备受瞩目、颇有反响。目前,共主持国家级课题11项,省级课题35项。其中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2项,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6项,三等奖4项,是山西省获得科技进步奖最多的科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5 项,发表论文769篇 ,其中SCI 150余篇。立足专科团队主方向,先后主编并出版两部学术专著:2021年《免疫微生态学》和2023年《Treg细胞—自身免疫耐受》,两部著作均系国内外首创,开启了免疫微生态治疗风湿病新纪元,造福广大风湿病患者。
人才队伍
学科自建科以来,历经30余年发展,在王来远教授、李小峰教授、王彩虹教授历任科主任和全体风湿科同道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人才梯队建设合理。科室共有医护技人员130人,其中医师59人,护士60人,技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2名,博士后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归国留学人员10人。有国之名医1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名。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 1 名,青年委员 4 名;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医师分会副会长 1 名、常委 1 名、青年委员2名;山西省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1名,常委2名,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常委2名,委员2名;山西风湿病学医师分会会长1名、副会长1名;《中华风湿病杂志》顾问1名,编委2名,中华变态反应和免疫学杂志编委 1 名。2022年SCI大数据分析中国的风湿科研究最活跃的学者之中,风湿免疫科的榜上学者为:李小峰教授、王彩虹教授、罗静教授。科室已柔性引进哈佛大学医学院高崇教授及国内外著名教授10名,其中院士2人,共同指导团队前沿临床和科研工作。
医疗特色
科室院本部现开放床位128张,分为三个病区,均具有独立的护理单元,2023年继续筹建风湿重症ICU病区,为国内最大的风湿重症病区之一。年门诊量11万人次,出院人数近4000人,床位使用率96%。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风湿免疫病专科联盟山西区域联盟,县域医共体学科共建项目,参加成员达110家。1999至2016年科室将“周期联合、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案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减少了副作用。2013年开展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取得显著疗效。科室团队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将“周期联合、免疫调节”的治疗理念予以升华,2016年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免疫耐受缺陷,即Treg细胞的减少是包括自身免疫病在内的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诱导和重建自身免疫耐受的新理念。在工作实践中,应用该理念既增加了临床疗效,又降低了感染等副作用,并显著降低了病死率。
科室自1998年就开始进行专业组查房,至2015年3月以来,每周二下午利用网络在全省开展远程会诊及疑难病例视频查房会议。省内外共有63家单位参与,覆盖了省内各地市主要医院及省外河南、重庆、包头、江西、河北等省市,既解决了全省疑难患者就医需求,节省了费用,又规范和提高了我省风湿病的诊治水平。同时,科室与特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高崇教授在例行科研会中进行线上实时互动交流,通过高崇教授,助力学科国自然基金申报、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等工作,协助年轻医师修改科研项目标书,为培养新一代青年学者奠定了良好基础。科室连续举办了17届山西省风湿病学年会及风湿病学知识研修班,“燎原班”24期、“精英班”13期,“县域医共体基层风湿病知识普及培训高级研修班”2期,为山西基层培养了1300名风湿病骨干医师,带动了全省风湿病事业的发展。
新技术应用
免疫微生态理念治疗风湿病新诊疗技术基于免疫调节治疗的新理论,科室把免疫抑制治疗调整为个体化的免疫调节治疗,针对Treg细胞减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用小剂量IL-2、雷帕霉素和二甲双胍等促进Treg细胞增殖,同时补充益生菌、益生元和膳食纤维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从而修复肠道粘膜屏障,促进Treg细胞分化,并抑制Th17细胞的过度增殖,纠正机体免疫耐受缺陷,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最终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创新性地实施个体化的免疫调节治疗,针对Treg细胞减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过有效治疗手段,既促进TregTreg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又有效抑制Th17细胞的过度增殖,恢复Th17/Treg细胞的平衡。在纠正机体免疫耐受缺陷的同时,终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免疫吸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将高度特异的抗原、抗体或特定物质与吸附材料结合制成吸附剂,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在疗效及安全性发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重症难治性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具有显著优势。科室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购置两台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能够进行常规CRRT治疗模式(包括CVVHD、CVVH、SCUF、 CVVHDF)及血浆置换(TPE)和血液灌流(HP)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通过清除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可明显改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其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甲烷氢呼气检测新技术该技术主要对人体的胃肠菌群失衡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依据呼出甲烷氢和氢气的时段大致判断细菌在肠道中过度生长的部位,通过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以重新认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案。
痕量代谢新技术免疫代谢、干细胞代谢、发育代谢、肿瘤代谢异质性等很多代谢研究中的可及样本量通常很少,需要超灵敏的方法来实现准确分析。这将为深入理解免疫细胞、干细胞、疾病和发育的代谢分子机制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将为捕捉早期风湿病人血液中细微的代谢变化、检测和鉴定澳门金沙城中心赌场低丰度代谢物以实现更广泛的代谢物覆盖、及发现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提供技术基础。科室目前已开展外周血全谱维生素检测的检测项目,有良好的的诊疗价值。目前短链脂肪酸的检测方法正在逐步完善中,同时逐渐开展其他(如胆汁酸、吲哚衍生物等)微量代谢物质的检测,为实现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创造条件。开展外周血全谱维生素检测的检测项目,短链脂肪酸的检测方法,同时逐渐开展胆汁酸、吲哚衍生物等其他微量代谢物质的检测,为实现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创造条件。
质谱技术检测科室开展维生素检测等项目,为捕捉早期风湿病人血液中细微的代谢变化、检测和鉴定澳门金沙城中心赌场低丰度代谢物以实现更广泛的代谢物覆盖、及发现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提供技术基础。进行短链脂肪酸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找出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的差异代谢产物,推进了健康人及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样本库的建立,为后期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新一代疾病预测和个性化治疗平台的建设创造条件,从而真正实现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
针刀镜技术此项技术利用现代高清内窥镜成像技术,把局部细微病变的组织放大,减少了治疗的危险性、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微创、可视、安全的特点,能有效保护关节、肌肉、肌腱、韧带、骨及软骨组织免受损害,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及好评。
科研教学
科室在国内外首创性地研发出Th17/Treg绝对计数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单纯免疫抑制,而是免疫调节和恢复免疫耐受的风湿病治疗新理念。创新性的免疫调节治疗、免疫平衡新理念,减少了重症感染,挽救了无数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在国内外同行中取得了广泛关注及不同凡响。
在全国率先成立风湿免疫科临床科研数据中心以及血清标本数据库,为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了多项原创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其中乳胶法检测自身抗体试剂盒的研究,有18个产品获得生产批号。金标法一滴血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研究,为临床提供快速方便的检测方法。
积极参与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301 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开展了大数据基因组学和药物组学的研究,挖掘老药新用和中药新用的方法,目前已经有 8 个老药和 16 个中药配方应用于免疫调节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与军科院合作开展单克隆抗体的重组纯化研究,为试剂盒的生产和生物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建立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科研创新平台,联合院内血液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及皮肤科等,开展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多学科合作研究,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管病、皮肤病、哮喘、肺纤维化、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炎性肠病、血小板减少、溶血、再障、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过敏性鼻炎和骨科骨关节炎等,促进和带动我省各学科的发展。
科室200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13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内科学、诊断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以及临床见习/实习带教任务。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230名。参编教材《内科学》(七年制规划教材),承担各版《凯利风湿病学》翻译工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2014年获《内科学》精品课程。2015年4月至今开展住院医师规培工作,共带教全科医学、内科学及其它专业学员194名,规培医师 500 余人。均顺利通过国家出站考试,投入临床工作。
重点实验室
科室于2000年牵头建立了全国一流的风湿免疫科实验室及专门的临床资料室,现阶段可以开展100余项风湿免疫专科检查,用于早期风湿病的诊断与病情评估,而且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免疫功能和CD4+Th细胞检查用于监测多种风湿病的病情变化。并对每位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同时成立国内首家风湿临床资料室,负责资料的收集、保管和存储,建立了临床资料数据库,为临床医生治疗风湿病提供了依据。同时建立了血清库及血清库的数据库,存有近8万余份的血清标本为科研提供了强大支撑。是全国示范实验室之一。2018年入选第一批“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实验室,并获批山西省“四个一批”科技创新计划“山西风湿免疫省级重点培育实验室”、山西省风湿免疫微生态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总面积1000平米,现阶段累计投入9000万元,已购买设备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96孔热循环仪、免疫吸附仪、微创关节镜诊疗系统、luminex200配套设备、特定蛋白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工作站、动物层流柜、CO2培养箱、微孔板洗板机、低速冷冻离心机、luminex200、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DM3000、低温超速离心机等。基于“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支持,已建立以下科研平台,进一步提高科室科研水平、加快科研成果的研发与转化:
细胞组学平台:配备六激光流式细胞分选仪(全国仅6台)、18色流式细胞分析仪;细胞工作站:高分辨活细胞工作站和流式细胞电转染。开展免疫调节理念的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多中心研究,研发Th17和Treg细胞检测试剂盒,为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的推广创造条件。建成能完成细胞治疗要求的实验室,开展细胞治疗的研究,如Treg 细胞、NK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解决少数病人先天免疫耐受缺陷的问题。
基因测序平台:配备单细胞测序系统、两台二代测序仪、基因芯片检测系统、核酸质谱仪和焦磷酸测序仪。开展基因芯片的研发,进行免疫相关性疾病易感基因测序及靶向治疗药物筛选的研究,指导临床精准治疗。进一步研究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等,即进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不仅部分阐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为自身免疫病药物疗效的改善和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蛋白组学平台:配备蛋白质层析纯化系统、波浪式生物反应器、小型切向流过滤系统、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和全自动超微量蛋白质表达定量分析工作站。进行生物制剂的研发,如IL-2抗体、Tregitope和一些新靶点的研究,为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提供新的武器。
代谢组学平台:配备Q-TRAP质谱仪、高分辨质谱仪和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进行细菌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进一步开展老药新用、中药挖掘和小分子新药开发。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新一代疾病预测和个性化治疗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
科室将依托现有多组学平台,继续开展基础研究和自身免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发,进一步开展免疫微生态及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基因-药物组学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治疗理念,提高诊治水平,力争打造国内外一流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造福广大风湿病患者。
专家介绍
王来远,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历任首届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常委,历任《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1990年组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并担任首任科主任。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等的诊治。
李小峰,风湿免疫科首席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拥有“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及“山西名医”、“山医名师”称号,“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负责人。世界首部《免疫微生态学》专著主编,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感染学组主任委员,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副理事长、山西区域联盟理事长,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会长。擅长应用免疫微生态调节理念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调节饮食及肠道微生态诊治著称。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五上午。
王彩虹,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归国学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兼一病区主任)。首批山西省医学科技卓越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卫健委百千万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省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常委及感染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风湿病学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风湿病学专委会常委。擅长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主治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疑难病,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风湿重症患者感染的早期基因检测及免疫平衡治疗,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
陈俊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风湿免疫科三病区主任,党支部书记,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美国DUKE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山西风湿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委员会山西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利用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主治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率先在我省开展了免疫吸附治疗重症风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尤以对重症狼疮的血液净化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上午。
温鸿雁,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风湿科二病区主任。山西省风湿免疫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卫生系统百千万人才、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推荐人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会长,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九、十届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骨矿盐和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免疫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擅长利用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主治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风湿病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可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出诊时间:每周二、四、五上午,周一下午(骨质疏松门诊)。
高惠英,女,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山西区域联盟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山西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会理事,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委员,山西省免疫学会理事。擅长利用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主治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风湿病合并肺间质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症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
李军霞,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山西省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山西省女医师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山西分会常委,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委员。擅长利用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主治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脊柱关节病及合并症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二、四上午。
王晓霞,教授,主任医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风湿免疫专业、医学统计专业),国家药监局药物/器械/疫苗临床试验数据核查组长、会审专家,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常委,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学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伦理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临床试验分会主任委员专家,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临床研究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学会《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首届千人新苗青委会二区副主任委员,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药物与医疗器械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药师协会药物与器械临床评价分会主任委员,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协会临床试验技术与应用分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试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药物临床试验实践》副主编、《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学》副主编、《药物临床试验案例解析》副主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指南》、《临床药物治疗学》(人卫出版社硕士研究生教材)编委、《自身抗体》编委。从事风湿免疫临床工作27年,担任临床试验分中心PI 10年,参与40余项自身免疫新药临床试验,负责临床试验管理17年,参与临床试验项目管理500余项。
出诊时间:每周一、二、三上午。
李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珀斯西澳大学访问学者,入选“2015年卫计委百万千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临床高端领军人才”。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十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山西分会委员。擅长利用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主治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引起的风湿合并症冶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
罗静,医学博士,主任技师/医师,硕士生导师,风湿实验室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中国医学会自身免疫病实验诊断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临床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兼任副总干事,《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委。擅长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结果与指标的判读,及疾病评估性指标的研发与标准制定。
谢戬芳,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青年委员,山西省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西风湿病分会委员,山西省专家协会医学分会理事。擅长利用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主治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肌炎及痛风等风湿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四、五上午,周一下午。
张琳,副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科室门诊负责人。中国医师联盟山西区域联盟副秘书长,山西免疫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山西省风湿病基层医师“燎原计划”培训班主要承办人。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血管炎等常见疾病的诊治,同时对各种疑难风湿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五,日上午,周二,周五下午。
张晓英,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务理事。擅长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特别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肌炎及痛风等风湿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和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赵文鹏,中国共产党党员,副主任医师。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擅长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特别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肌炎及痛风等风湿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周三下午。
闫成兰,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山西分会秘书,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委员。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周五下午。
牛红青,女,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中国免疫学会山西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风湿病合并妊娠方面的用药指导及诊治。同时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等风湿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王鑫,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美国Temple大学访问学者,山西省“三晋英才”— 青年优秀人才。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社区卫生健康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山西分会委员。擅长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特别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肌炎及痛风等风湿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四上午,周五下午。
刘玉芳,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风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炎性肌病、痛风等诊治。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郑丽,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山西免疫吸附学会会员。擅长风湿免疫专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血管炎等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
郝立然,副主任医师,硕士。山西省风湿免疫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擅长常见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皮肌炎等的个体化诊疗及对各种疑难重症疾病有一定的研究。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上午,周四下午。
武晓燕,副主任医师。擅长风湿免疫专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石磊,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银屑病关节炎组青年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青年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健康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风湿科常见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尿酸血症/痛风、多肌炎/皮肌炎的诊治,在不明原因发热、血管炎、IgG-4相关疾病等疑难重症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