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年院史回忆录 >> 正文

严谨务实攀登医学高峰 真情挚爱献给万千患者

——追忆我院骨科创始者之一、著名骨科专家包尚恕教授 张 鹏撰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8/04/10 16:44:00       浏览次数:次

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临床判断?我院骨科创始人之一、著名骨科专家包尚恕教授在他的《临床判断》一文中写道:第一要详细地占有资料,第二要掌握一定的书本知识,第三要不断地进行临床实践,第四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五要掌握病情、周密思考,第六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所谓文如其人,包尚恕教授是这么写的,他的一生也是这么做的。

诞生于红色之乡 矢志救死扶伤

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的于都县,建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素有“六县之母”与“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曾经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于都县有个葛坳乡,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随父在此生活与读书,开国将军张耀祠、黄经耀、杨思禄等均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1921年,包尚恕便出生于这个红色文化之乡的一个中医世家,且五代相传。其父包祖渊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而远近闻名,行医救人于南昌、赣县等地。50年代,包祖渊将行医一生精心总结的1100张处方无偿捐献给了所供职的的医院。在父亲的影响下,包尚恕从小耳濡目睹,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真正让包尚恕踏上医学之路的是,日军入侵中国时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师生救死扶伤的义举与崇高精神。1937年,淞沪会战暴发,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辗转浙江金华、江西赣州,最后迁至四川宜宾。同济师生在西迁期间,沿途坚持教学,参加抗日医疗救助。1938年,当正在江西赣县读高中的包尚恕遇到了这支矢志救死扶伤的爱国队伍,被其精神所感染。3年之后,包尚恕高中毕业,便毅然考取了已迁到四川宜宾的同济大学医学院。

1945年抗战胜利,包尚恕随校从宜宾迁回上海。1947年,由于成绩优异,他在医学院附属医院留校工作,师从著名骨创伤专家屠开元教授,担任外科助教、矫形外科住院总医生、讲师等工作。

屠开元教授是我国现代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培养了6批共计近6000名学生。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屠开元教授都坚持手把手地传帮带学生。

包尚恕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从师于屠教授是我从医生涯的重要历程,他胸襟博大,豁达开明,他要求我们要诚实,严谨和努力,我唯有不断的努力去实现,才不辜负屠老师的期望。

按照屠教授的教诲,包尚恕一生勤奋敬业,始终把钻研医术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把崇尚医德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将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抗美援朝、抗震救灾、治病救人、教书育人当中。

奔赴抗美最前线 救治志愿军伤员

1950年10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击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纠集其他15国军队对朝鲜的侵略。同年12月15日,上海市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员会成立,号召上海各医学院校、医疗单位组织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奔赴前线,救治伤员。

1951年初,上海市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员会部署成立“短小精干、灵活机动,能解决技术问题的”医疗手术队。同济大学医学院抗美援朝委员会迅速出动,鼓励医生、护士积极报名参加手术队。一时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切为了抗美援朝胜利”等标语、海报贴满院墙。

那时,包尚恕刚结婚不久,也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手术队,不仅如此,他还动员妻子王必慧医生也一同上前线。

按照组织决定,1951年8月,包尚恕随同济医院第6志愿手术大队离沪北上到达长春军医大学,受到全校官兵热情欢迎。(为保护国家卫生科技人才,经上级批准,同济医疗大队驻长春军医大学,不开赴朝鲜前线,在边境救治伤员并培养医学人才。)

长春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战争经验的医科大学,前身是红军卫生学校,被称为“红色医生的摇篮”,战场救护的先锋,也是现在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长年的艰苦战争环境,使得高端医学人才相对缺乏,学校建议军医大学与医疗队混合编科,一边抢救志愿军伤员,一边开展临床教学。

就这样,同济医疗手术大队驻进以外科为特色的第三临床医院即外科学院,他们将队员组成6个医疗中队,与长春军医大外科学院合编一起开展医疗和教学工作。

与上海的工作条件相比,医疗队在长春的日子要艰苦得多。包尚恕在日记中回忆:起初,大家不习惯,感到难以适应,主粮是高粱,很少有蔬菜。工作地点分散,交通不便,室外的温度常在零下30度,滴水成冰,难以忍受。但一想起伤病员,为了伤病员,这些困难就都不是困难了。”

医院的伤病员总容量约为800人—1000人,每周都会有大批志愿军伤员被送过来,有时必须连夜接待治疗。骨伤是战场上的常见伤,严重者不可能自我修复,多数会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残废。包尚恕和队友们在裘法祖、屠开元等专家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困难,精心救治每一个伤员。

手术一台接着一台,没有星期天,没有休息日。而在手术之余,包尚恕和其他老师们还承担了为长春军医大学中青年教师讲授病理、生化、药理、卫生等课程的任务。

扎根山医大二院 打破常规治骨患

1952年,从长春随队回到上海的包尚恕,一下火车,便被鲜花包围,并且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褒奖。远离了战火硝烟,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包尚恕也从总住院升任主治医生、讲师。

1955年2月,上海同济医学院迁至武汉,改名为武汉医学院,包尚恕也随院来到武汉,担任外科讲师。1956年,包尚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他又一次积极报名,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带着妻儿来到了山西,担任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后来,包尚恕又升任教授,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德医学协会理事、山西中德医学协会理事长、山西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骨科杂志》编委、《山西医药杂志》编委、山西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山西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彼时的二院外科,特别是骨科组,马景崑和包尚恕两人,一位勇于开拓,一位严谨治学,形成了二院骨科的学风,他们是二院骨科的开创者,骨科精神的奠基者,影响至今。

笔者在包尚恕的家中,看到了几十本厚厚的笔记,翻开第一本,映入眼帘的是“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标题,下面用钢笔整齐地画着一个表格,包含序号、姓名、年龄、性别、x线片、受伤时间、治疗时间、住址、回访时间,每一个项目下都有详细的记录;翻开第二本是“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标题,下面还是整齐的表格;翻开第三本“陈旧型股骨颈骨折”、第四本“新鲜型股骨颈骨折”……再看每一本的记录时间,从1962年一直到1991年。翻开笔记本,每一位患者、每一份记录、每一次回访,都详细记录在案。这样的病例共有2000多份。详细地记录资料,成为包尚恕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勇于实践创新并取得成果的不二法门。

上世纪60年代之前,陈旧型股骨颈骨折是一个非常难治的骨病,国内外都鲜有良方。当时的教科书和文献曾明确记载:股骨颈骨折分新鲜和陈旧两型,伤后3周以内的为新鲜型,3周以上的为陈旧型;新鲜股骨颈骨折用三刃钉内固定治疗,陈旧型股骨颈骨折却以截骨术为传统的治疗方法,认为不能用三刃钉内固定治疗。1962年以前的二院骨科,也使用常规的截骨术来治疗陈旧型股骨颈骨折。但是后来,医生们发现其效果并不好,不少病例甚至会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恢复不好。

1962年秋的一天,包尚恕收治了一个刚刚超过3周的陈旧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但其全身和局部情况同新鲜骨折差不多。经过讨论,包尚恕大胆地决定按新鲜骨折使用三刃钉内固定治疗。3个月后,病人的股骨颈坚固愈合了,功能也恢复正常。由此,包尚恕开始对陈旧型股骨颈骨折不能用三刃钉内固定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有些刚刚超过3周的陈旧型股骨颈骨折和3周以内的新鲜股骨颈骨折病人,年龄、全身和局部情况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受伤时间,一个刚刚超过3周,一个是3周以内。离开了年龄、全身和局部的情况,而仅仅用3周这个受伤的时间界限来决定治疗方案,是不是机械的、不科学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不影响病人健康和减少病人痛苦的前提下,包尚恕开始治疗伤后1个月的接近新鲜的陈旧型股骨颈骨折,骨折愈合了。后来他又进一步治疗2个月、3个月的,骨折也愈合了。

从1962年到1990年,包尚恕用此法治疗了伤后1个月以上的陈旧型股骨颈骨折患者429例,均获得了很好的疗效,骨折愈合率高达88.7%。

包尚恕对陈旧型股骨颈骨折、小儿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髋内翻、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许多严重骨关节损伤在治疗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并在这些方面持续记录和研究长达近30年,陆续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参与编写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学》,也先后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授予的科研成果奖状。

原北京医科大学冯传汉教授这样说,包尚恕自1962年以来用三刃钉内固定治疗不愈合股骨颈骨折数百例,优良率达70%以上,否定了以前的观点,提供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不仅在医学期刊多次发表,还获得全国性学术会议上的好评、承认和奖励,有创造性和应用性,建议申报部级成果。

原上海骨伤科研究所柴本甫教授则说,应用这样一种方法简单、创伤小的手术取得如此优良的效果,不仅符合任何手术的最基本要求,而且深受病家欢迎。

北京积水潭医院王亦璁教授说,陈旧型及不愈合股骨颈骨折在处理上一向是十分困难的,有些年轻的病人几乎无合适的选择,用三刃钉这一简单的方法获得如此高的愈合率,这不仅是一项临床治疗的成绩,而且引出了新的规律,打破了前人的固定观念,有利于探讨新概念,很值得注意。

挽救病患于危难 冲在抗震第一线

在包尚恕的笔记里,曾这样写道:医生有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才会时时处处想尽一切办法去解除病人的痛苦,他作出的临床判断也常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缺乏这种思想,虽然也能做好一般的医疗工作,但是在困难情况下,就可能表现出怕苦、怕累的思想,一些稍加努力就能办到的事情,他都认为不可能。

1968年4月18日,包尚恕值夜班,做了一个急诊手术,系上臂断肢再植术。做完最后一道手术操作——肱动脉移植术后,患者手的血运虽已恢复,但不是很理想。伤口缝合后不久,手的血运逐渐变坏,原来能摸到的桡动脉搏动消失了。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血管栓塞,一是血管痉挛。此时,有医生建议术后用些解痉药物,观察一下。然而,包尚恕则根据断肢再植术重建的血运必须在手术台上通畅良好的原则,作出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手术后的解痉药物上的判断。

虽然已经做了10个小时通宵达旦的手术,包尚恕精神已是十分疲惫,但是为了挽救病人的手臂,他还是决定重新打开伤口,观察血管吻合情况。结果,他果然发现了上端吻合口有血栓形成。经过包尚恕再次取13厘米的静脉,重新作血管移植,又是近两个小时的手术,病人终于恢复了血运,肢体得以挽救。

1974年5月31日下午7时,一个大腿严重创伤的14岁男孩被送到了二院的急诊室。伤者的右腿前方上自大腿根部下至膝关节全部皮肤及其下的部分肌肉被磨粉机皮带撕脱,创面被煤渣及泥土污染,血肉模糊。值班医生检查完病人后,告知病人家长,要从大腿根部作截肢术,理由是创伤和污染严重,怕清创后引起败血症危急生命。然而,家长不同意截肢,要求找上级医生看。

包尚恕被从家中叫到急诊,和同事们紧急对伤者进行了查体,发现小腿和脚的血运良好。经过再三研究,他对伤者施行了清创后保留肢体治疗。伤者愈后,肢体得到了保留,也恢复了功能。

就此,包尚恕对值班医生提出了批评,认为值班医生对伤者伤肢血运情况了解不够,仅仅从创伤表面的严重性和污染严重,怕清创后出现败血症而作出了截肢的错误判断。如果按这个判断去处理,这个孩子将失去一条本不应该失去的腿,而变成终身残疾。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道蓝光闪过华北上空,霎时间天崩地裂。一座新兴的重工业城市间顷刻间变为一片废墟,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20世纪全球地震史上死亡人数居首的城市地震灾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国之殇,解放军战士与医务人员永远冲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包尚恕又一次主动请缨,参加了河北丰南地震救灾医疗队。

灾后的丰南,条件恶劣和简陋得让人难以想象。包尚恕把输液软塑料管消毒、磨光后,用于导尿;用煤油炉把水烧开后产生蒸气,通过竹筒导气,治疗肺部霉菌感染;伤员伤口感染生蛆,把汽油浇在伤口杀蛆;没有器械,就在地上钉上木桩,安上滑轮,做骨科牵引。

包尚恕原定在丰南工作5天到一星期,结果整整坚持了60天。他在日记中曾这样回忆:“虽说条件艰苦,但是大家苦中求乐。那时候吃的东西很简单,基本顿顿都是大白菜。医疗队员们把炒白菜称作‘抗震一号’,而‘抗震二号’就是白菜里加了几块肥肉。”

因在抗震救灾一线工作中医治伤员成绩卓著,包尚恕被评为先进模范人物代表,赴京参加了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1987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受到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早在1951年,包尚恕便开始独立系统地给医学生们讲授课程。1978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共培养硕士生5人。他治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他谆谆告诫研究生们要打好临床基础,并高度重视他们的临床技能训练,强调学位课题要紧扣临床。如果学生有什么方面做得不妥时,他会随时给予批评指正。在生活中,包尚恕对学生们则关怀备至,经常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使他们能专心学习。

包尚恕教授可谓桃李满天下,经他培养毕业的研究生在山西骨科届都成了顶梁柱、领军人物。

这其中,卫小春教授为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主委、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包尚恕严谨务实的治学理念深深影响着卫小春。卫小春在瑞典攻读骨科博士期间,参加了全瑞典医学大会,获得了惟一的最佳骨科论文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殊荣。卫小春回国后选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治疗关节软骨损伤,获得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的资助,这也是山西省医疗卫生系统首次获得863计划支持。如今身兼数职的卫小春除了在医学领域里搏击奋进,还在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等领域以其特有的知识才能,将本职工作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纪斌平则是包尚恕另一位得意弟子,山西华晋骨科医院创始人、董事长、首席骨科专家,是山西省第一位骨科学博士。

1979年,包尚恕被评为山西省高等院校一等优秀教师;1990年,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获赞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3年9月26日凌晨4时,包尚恕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2岁。他的逝世,无疑是山西省医学界的一大损失。斯人已逝已有三载,但他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对患者的满腔热情,永远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官方微信

  • 主办单位名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备案号: 晋ICP备12002983号  邮编:030001

  •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151号

  • 医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