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兜牢救治底线,托住生命之重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郭琳       编辑:郭琳       时间:2023/01/06 10:09:37       浏览次数:次

自2022年12月16日山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按照医院统一安排,调整为接收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科室以来,面对急速增加的患者,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扛住巨大压力、迎战艰难挑战,全力守好医院医疗救治最后一道防线。

拼的是专业,也是体力

重症病房内常常只能听到监护、治疗仪器不时发出的滴滴嘟嘟的声音,血压低了、心率快了、血氧降了……危重症患者普遍需要医护人员一刻不停地监测数据、观察病情。 随着患者数量激增,吸痰、翻身、俯卧位通气、血液净化的工作量也翻了好几倍。“我们在病房内经常一晚上就能走一万多步,看到仪器报警就得马上冲过去。”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护士长王彩玲说道。12月9日,科室接收了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刚植入心脏起搏器不久,因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张文凯主任带领科室医护团队凭借过硬的重症救治能力,经过6天不间断的俯卧位通气和持续CRRT治疗,使患者情况明显好转。侯林义主治医师感慨道:“六天的坚持,患者由‘大白肺’转为‘接近正常的肺’,我们大家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殊时期,非常感谢科室所有人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俯卧位通气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患者使用的一种机械通气方法,操作过程中需要多人合力将患者翻过来,趴在床上,既要注意各种仪器管路运行不受影响,安全固定好患者头部位置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还要在身体不同部位垫上垫子防止皮肤压迫损伤,对医护人员操作技术和体力都要求较高,有的患者体重数较大,科里几个瘦瘦弱弱的小姑娘,只要接到任务二话不说就参与到通气工作中,一次次操作下来,常常是汗流浃背,头上带的防护帽都湿透了,但看到患者病情稳定,大家又都松了一口气。

救治、培训两不误

为了全力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全员一条心,第一时间制定工作制度,调整工作流程,准备防疫物资,设置提醒标识,安排有抗疫经验的医护人员带组,全力保障重症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救治。在积极开展医疗救治的同时,科室还承担了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全省重症监护专业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血液净化机、呼吸机两项危重症仪器操作的培训任务。大家白天在科里加班加点收治患者,晚上做课件、录视频。王彩玲护士长连续几个晚上带领护理团队通过视频会议对课件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何静主管护师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嗓子疼痛难忍,依然坚持完成课件录制。大家明白,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更是要把关键点讲清楚、讲明白,切实帮助到各级各类重症护理人员快速提升业务能力,不能有一丝马虎和懈怠。

总是滴滴作响的微信工作群

元旦假期,一位同样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院同事说为什么最近微信朋友圈内很少看到呼吸、急诊、重症的医生发动态?因为他们都顾不上。比起略显冷清的朋友圈,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的微信工作群内却一直显示新增消息。在感染高峰阶段,科室减员到不足三分之一,最困难的时候,医生团队只剩2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12月19日,张文凯主任发消息说道:“今天中午温晓娟突然发烧39度,还在坚守要值完这个班,靳翠咳嗽不停也没有休息,非常感谢我们团队大家的付出和坚守!”而此时,他也发着烧,还在不断协调病人安排床位,指挥科室抢救工作。12月23日,王彩玲护士长在群内发消息说道:“目前科室在岗人员非常辛苦,护理部也已经尽力为我科调配人力,非常时期,希望生病的同志能够尽量休息到5天,不到5天但是不发烧、症状轻的同志跟我联系尽快返岗。”“领导,我上吧,你给排班吧!”“领导,我今天休息第五天,昨天到今天没烧,申请上班。”“领导,可随时上班。”他们中,有还在哺乳期而孩子正在发烧的妈妈,有刚处理完父亲后事的儿子,有刚完成支援任务顾不上家人的妻子、丈夫,而此时的微信工作群内,却没有人沉默、退缩。

自2022年12月16日以来,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将全部15张床位用来收治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目前已收治相关危重症患者30名,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开足马力、铆足精神,全力收治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牢牢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

(校对:王晔华 吴梦越)

(编审:王红)

官方微信

  • 主办单位名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备案号: 晋ICP备12002983号  邮编:030001

  •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151号

  • 医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