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医大二院杨滨主任冠脉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冠脉桥血管狭窄介入治疗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心血管内科       编辑:王晔华(宣传部)       时间:2024/01/30 17:45:53       浏览次数:次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狭窄进行了介入治疗,充分展现了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中的卓越水平。

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014年出现频发心绞痛,在外院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日常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辛伐他汀两年后感觉症状明显缓解,就没有继续规律用药了。2023年初,间断出现活动后胸闷,服用硝酸甘油片后稍可缓解,考虑到患者冠脉病变较重且复杂,当地医院医师强烈推荐患者来山医大二院心内科就诊。入院后,完善了冠脉CT,考虑桥血管有局部重度狭窄,结合血清学指标,考虑患者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手术风险很大。

杨滨主任团队深入探讨病情,并与家属做了充分沟通。患者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是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冠脉搭桥术后不规律用药,现在血管状况差,且心功能不全,介入治疗风险也很大。家属表示全力一试,愿意承担风险。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术中可见钝缘支吻合口前桥血管狭窄约90%,与家属商议后,对升主动脉-钝缘支桥血管做介入治疗,团队快速准确地对病变血管的范围进行判断,并选择合适的球囊和支架干预治疗,手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医师团队反复叮嘱患者及家属要按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据杨滨主任介绍,桥血管病变(SVG)在术后1年即可出现闭塞率达27%,术后10年的闭塞率高达50%。急性桥血管失败(CABG后<1个月)原因主要与血流慢相关性血栓并发症形成有关,晚期桥血管失败(CABG后>个月)往往是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有关。因再次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风险极大,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为处理桥血管病变(SVG)病变的主要手段。

本次手术的成功,充分彰显了杨滨主任带领的冠脉团队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方面的水平,充分展现了团队在专业领域不断进取突破的能力和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决心。

(校对:郭琳 吴梦越)

(编审:王红)

官方微信

  • 主办单位名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备案号: 晋ICP备12002983号  邮编:030001

  •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151号

  • 医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