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运用超显微外科技术助力淋巴水肿治疗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西院区       编辑:吴梦越       时间:2023/09/18 11:48:22       浏览次数:次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区骨显微手外科王建国主任医师团队为两名宫颈癌术后继发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超显微”下周围淋巴管—静脉吻合(LVA)术,术后消肿效果显著。该手术的实施填补了山西省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山医大二院显微外科技术向“超显微”这一前沿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

患者李女士和张女士,同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曾行淋巴清扫术,术后右下肢反复出现肿胀多年入院。下肢肿胀,在影响外观及衣物穿戴的同时,还引起患肢均逐渐出现瘙痒、疼痛、憋胀等不适,保守治疗无效,对她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术前李女士双下肢周径 ▲术前张女士双下肢周径

她们多年就医,均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在辗转多地后,慕名来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区显微外科就诊。王建国主任医师和贾婷护士评估病情后,为她们详细介绍了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案及综合消肿治疗(CDT)方法,燃起了她们对治愈顽疾的希望。

术前医疗团队利用吲哚菁绿淋巴造影对患者右下肢的淋巴管情况进行了评估,王建国主任医师带领李广荣、高星、武永辉、白丽兵医师团队通力合作,利用高倍手术显微镜,在放大30-50倍的条件下,将直径0.15mm—0.3mm的淋巴管与周围的小静脉进行吻合。分别用5小时吻合了13条淋巴管和7小时吻合了14条淋巴管,成功完成了该高难度手术。术后,李女士和张女士恢复良好,下肢憋胀感明显改善,下肢周径最多分别减少8cm和5cm,对手术效果均非常满意。

   

▲术后李女士患肢周径 ▲术后张女士患肢周径

据王建国主任医师介绍,下肢淋巴水肿是宫颈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宫颈癌患者术后患肢残疾的主要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淋巴水肿在常见疾病中排位第11位,患者数约达1.7亿,我国淋巴水肿患者200万,大部分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目前,淋巴水肿的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主要包括保守的综合消肿治疗(CDT)和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超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逐渐成为淋巴水肿治疗的前沿和热点。

从生理上治疗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方式,是目前淋巴水肿外科治疗的“金标准”,可快速显著改善淋巴水肿症状。山医大二院日前开展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利用“超显微外科技术”将浅层淋巴管与周围的小静脉进行吻合,重新建立淋巴-静脉回流通路。“超显微外科技术”是一种吻合细小血管或单根神经束的微血管神经吻合与切取技术。由于淋巴水肿患者淋巴管的直径通常为0.1-0.5mm,隐藏在长期水肿硬化的组织中,寻找它们不亚于在一堆散乱的线卷中寻找线头;再加上淋巴管管壁薄如蝉翼,稍一用力就容易损伤,这就需要手术医生具有扎实的淋巴解剖知识和精湛的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对医生的体力和耐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综合消肿治疗(CDT)作为目前国际上淋巴水肿的标准治疗方法,效果肯定。山医大二院CDT护理专家贾婷曾于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她利用所学,床旁精心指导患者术后康复要点及居家压力治疗。山医大二院骨显微外科医护团队呼吁:肿瘤术后患者及医护人员一定要关注淋巴水肿,努力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校对:王晔华 高志国)

(编审:王 红)

官方微信

  • 主办单位名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备案号: 晋ICP备12002983号  邮编:030001

  •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151号

  • 医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